寻味人生(23)乡村宴席

寻味人生(23)乡村宴席

吃席,是一件美妙的事情。先用美食满足口腹之欲,再跟亲友把酒言欢,人类的两个基本欲望都满足了。有些路边摊、大排档既好吃也好玩,但是只有宴席能给人视觉冲击和仪式感。

二十多年前,农村生活条件很差,只要有人办宴席,宾客必定拖家带口赴宴,一定要吃回礼金钱。平时舍不得吃的鸡鸭鱼肉,在宴席上可以胡吃海塞,比过年高兴多了,不过心里还是念叨礼金太贵了。一般情况下,小孩不能上桌吃饭,因为占用了大人的席位,怎么办?让小孩坐在旁边的小椅子上,大人时不时的夹几个菜放到他的饭碗里,就像鸟儿给巢里的小鸟投食一样。

二十多年后,农村的生活状况完全不一样了。赴宴礼金一路飙升,从20元发展到200元、300元。宴席常常坐不满人,很多人外出务工回不来,或者在城里买了房子,吃了午饭就要返程,留下更多的空位。鸡鸭鱼肉,大家也吃腻了,也许炒青菜更受欢迎,但是主家碍于面子,不可能把炒青菜端上桌。大多数人在外务工,坐在酒桌上看着其他人感觉很陌生,只能打听对方的父母是谁,才勾起一些儿时的记忆。

外出漂泊的打工人,在大城市吃到了精致的菜肴,总是回想起故乡的味道。大城市的宴席像一场交响乐,鸡鸭鱼肉是民乐,鲍参翅肚是西洋乐。璀璨的水晶灯,欧式靠背椅,洁白的桌布,精致的餐具,彬彬有礼的服务员,一切都很好,可是差了点东西 – 故乡的味道。故乡的味道是最独特的,只有在故乡才能吃出故乡的味道,只有故乡的厨师才能做出故乡的味道。故乡有缺点也有优点,只有故乡人才可以批判它的缺点。倘若有人讥讽故乡的美食,恐怕要争的面红耳赤。乡村宴席,就是农村人的故乡味道,跟大饭店相比,乡村宴席简单粗糙,但是回味悠长。

中华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每个地区都会充分利用当地物产,发展出特色的菜式。江汉平原是鱼米之乡,河鲜是重要的主角,黄骨鱼、泥鳅、鳝鱼、甲鱼都可以上宴席。河鲜的土腥味比较重,常常做成重口味,比如干炸泥鳅、红烧黄骨鱼、红焖甲鱼。宴席没有统一的味型,可以清淡也可以麻辣,为了让老人和小孩都能吃,大多数菜是清淡的。岳口镇农村宴席算是川菜和鲁菜混搭,厨师的水平参差不齐,但是经典的菜一定会出现。

三蒸,指蒸菜、蒸肉、蒸鱼,天门人最为津津乐道的菜。蒸肉就是蒸五花肉,蒸碗下面用莲藕或者土豆打底;蒸菜就是蒸蔬菜,选用莲白或者茼蒿,切成细细的菜沫子,加入蒸肉粉和调料搅拌均匀,蒸一个小时;蒸鱼是最好吃的,选用大块的皖鱼或者鳝鱼,把鱼腌入味,抹上蒸肉粉和调味料,大火蒸一个小时。

蒸肉和蒸菜
蒸肉和蒸菜

蒸肉丸,先把肉丸做成锥形和圆形,用滚油炸熟,下面用剥壳的熟鸡蛋打底,上面用肉丸堆叠成塔状,再用木耳和韭黄点缀颜色,大火蒸半小时,出锅后再淋上高汤。肉丸的香味非常浓郁,汤汁混合了鸡蛋和肉味,异常鲜美。

煎武昌鱼,这是一道家常菜,遵循中国人的传统,放在餐桌的正中间,有“年年有余(鱼)”的寓意。选用一斤半左右的武昌鱼,打十字花刀,用料酒、葱姜、盐腌制入味,下油锅小火慢煎,加豆瓣酱等其他辅料。

下饭菜,主要是炒榨菜、炒笋衣。下饭菜和白米饭一起上桌,这意味着宴席要结束了,不会有新菜上桌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所有岳口人民都吃起了笋衣。质量好的笋衣的口感比竹笋更细腻,而且价格要便宜一点。笋衣泡发的时间不够的话,就有一股酸味和硫磺味。我至今也不明白,为什么不吃笋而要吃笋衣?

甜汤,小孩子最喜欢的一道菜,最常见的是橘子罐头或者米酒煮汤圆。成年之后,我反而不喜欢这一类甜汤,还不如吃个冰淇淋。多数宴席都不太讲究,汤碗里不放公勺,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勺子舀甜汤,真是一言难尽。

宴席不光是吃吃喝喝,也有打打杀杀。初二,我跟一个堂哥(杨水平)去横林镇的堂姐家赴宴。正准备开饭,忽然外面吵吵嚷嚷,宾客们都出去看热闹,原来杨水平跟另外一个宾客打架了。两个人在桥边打的火热,用双手抒发着对劳动人民的爱,劝架的人根本拉不开。十个人的桌子只剩我一个人,正好吃个痛快,不过只有一道红枣炖肥肉合我的胃口。另外一个堂姐还劝我出去看热闹,我心里想:两个弱智有什么好看的?

宴席办的越丰盛,越能彰显主家财力。有一年,财伯家的儿子结婚,我代替爸爸赴宴。到了午饭时间,上来的全是硬菜:蒸排骨、土豆烧牛肉、五香卤鸡、油炸鱼块、肉丝炒贡菜等等,没有一个素菜,我第一次吃肉吃到腻了。同桌的老大爷笑呵呵的说:“德财的菜好扎实,就是有点辣”。表弟十周岁生日宴席时,我第一次吃到了炖甲鱼,胶质很多,口感极佳。

按我们老家的风俗,孩子十周岁要办宴席,我还记得我的十岁宴席。宴席的前两周,爸爸预约了隔壁村的宴席厨师罗成。这个厨师人如其名,口碑极好,工作认真,能成事。爸爸计算了席位的数量,跟罗成定下了菜单和原料清单,然后拿着单子找岳口街上做食材配送的人订货。

宴席前一天,在家门口拉起一张宽大的油布,两个角系在墙上,两个角用竹竿撑起来,用来遮阳遮雨和遮挡异物。爸爸从邻居借来门板和条凳,将门平放在条凳上,用来摆放各种生熟食材,还有三个煤炉和两袋煤球。邻居也从自己家里搬来十多个大号方桌,这种方桌是实木的,桌面边长1.2米左右,可以围坐十个人。

宴席当天早晨,罗成用板车拉着自己的厨具来了,有炒锅、炒勺、蒸笼、沥水盆等等。爸爸找了几个亲戚给厨师打下手,负责烧水、切菜、端菜。他们在院子里燃起煤球灶,把刷干净的大铁锅架上去,烧几锅热水,洗餐具和食材都要用。中午十二点,开饭了。先上六个蒸菜,再上汤菜,再上甜汤,再上两个炒菜,最后上下饭菜和米饭。每张桌子都坐满人了,大部分的菜都可以一扫而光,甚至米饭都要多上两碗。吃完饭之后,宾客开始打麻将、打扑克。那时候没有手机玩,小孩子只能打打闹闹。下午五点半,也有同样的一餐,菜单不完全一样。晚上七点,天已经有点黑了,宾客开始散去。家里有很多活儿要干,收拾饭菜,洗碗,扫地,擦洗桌椅还给邻居。

农村宴席
农村宴席
农村宴席
农村宴席
宴席厨师
宴席厨师
高高的蒸笼
高高的蒸笼
蒸笼里的蒸菜
蒸笼里的蒸菜
端菜上桌
端菜上桌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