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阅读史与图书馆情结

我的阅读史与图书馆情结

前言

我喜欢书,喜欢阅读,也喜欢图书馆、博物馆等等有文化气息的地方。我喜欢三类书籍:自然科学类的科普读物;计算机技术书籍,这是本人专业领域;严肃正统的文学小说,非穿越言情类的网文。

小学借书处

小学三年级的某天上午,有个老师说学校办了一个借书处(太小了,还不能叫做图书馆)。下课后,我和几个同学跑过去借书。一个脸红红的胖老师指着一个旧书柜说:“你们自己挑一本,然后在册子上登记班级、姓名和书名,最长可以借一个月。借书押金五毛”。

小学借书处小学借书处

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免费借书,感觉就像从柴火堆里扒出一个烤的喷香的红薯。书柜书里面有金庸武侠、四大名著、鲁迅文集等等。估计这些书是从二手书店或者老师家里淘来的,目测不超过一百本书。我借了一本小学生才能读懂的书 -《海洋世界》。

海洋世界

只用三天时间我就看完了《海洋世界》。直到今天,我还记得书中描绘的几种动物之最:抹香鲸 – 下潜最深的鲸鱼;虎鲨 – 最凶残的鲨鱼。

那时候的农村,贫穷愚昧;那时候的农村小学,拥挤破旧。物质供应尚且都不够,精神食粮更是珍贵。如今长大成人,也理解了当年父母为何那么辛劳、那么渴望改变命运,也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和阅读的重要性。

小学操场小学操场
小学教室小学教室

今天的农村变化很大,但是问题也很多。

我读过一套从亲戚家借来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。这套书包括了化学、物理、天文、地理许多科目,里面解答了许多浅显的问题,比如“雨伞为什么可以遮住雨水”。它让我的知识量远超周围同龄小孩。然后这些知识并不利于考试,我的得分并没有优于其他同学。
十万个为什么

最有趣的书是表妹家的《鲁西西皮皮鲁》系列,至今还记得《罐头人》和《309暗室
》的情节,郑渊洁的想象力惊人。
鲁西西皮皮鲁系列

二手刊物

初中时期,我在废品收购站淘过十多本小说刊物,有《收获》、《人民文学》、《读者》等等。有些书是七八十年代出版的,纸张已经发黄了,但是不影响阅读。

人民文学

收获

读者

印象深刻的长篇小说是《海中金》,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生活,展示了两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的冲突,行文质朴而细腻。

这些作家的功力非常深厚,故事感人、行文流畅,并且非常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前途。我以为,他们是真正的知识份子。现在的网文和小说都在写什么?霸道总裁?意淫穿越?娱乐至死?我就不一一嘲讽了。

挥霍的大学

很遗憾,我已经忘了在大学借过哪些书,因为借的太少了。在时间最充沛的学生时代,我反而没有多读书,想起来无比惭愧。当时我困惑了,不知道将来做什么,不知道读哪些书。大学的自习室是安静美好的,图书馆给了我“知识的海洋”的感觉。大学也有尔虞我诈,但相比社会依然是美好的白莲花。

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

深圳图书馆

大学毕业后我到深圳工作,大城市的图书馆美轮美奂。

光明区图书馆,场馆面积35496.8㎡,设有儿童阅览区、读者自习室、青少年阅览区、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经典阅览室、乐龄阅览区、视障阅览区、社会科学阅览区、自然科学阅览区、地方文献阅览区、特色文献阅览区、报刊阅览区、多媒体阅览区和多功能报告厅。场馆设计馆藏100万册,阅览座席1000个,订阅全国各类报刊1000余种,服务读者电脑100多台以及各类电子资源。

光明区图书馆外景光明区图书馆外景
光明区图书馆内景光明区图书馆内景

南山区图书馆,全馆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,馆舍建筑面积为16400平方米,设计藏书60万册,阅览座席900多个。毕竟只是一个区级的图书馆,规模和藏书量不能市级的相提并论。

南山图书馆外景南山图书馆外景

南山图书馆阅览室南山图书馆阅览室
南山图书馆读者南山图书馆读者

深圳市级图书馆,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,阅览座位近2000个,网络节点3000个,设有15个机构部门。馆藏总量1018.72万册、件,其中包括纸质文献543.08万册,电子文献475.64万册、件。

市图书馆外景市图书馆外景
市图书馆读者市图书馆读者

某天下午,我在南山图书馆偶遇一群小学生参观图书馆。他们的老师边走边讲解图书馆有哪些书,怎么借书怎么还书。看到他们欢快的模样,我回想起家乡的破小学,眼前的图书馆是无上的奢侈品。希望这次参观,给小朋友的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。

图书馆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,堪比大学自习室。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这里学习,有的在考研,有的人读小说。每层都坐满了人,没有座位的就坐在地上。

批评垃圾书

我认为,读过许多书或者学历很高不一定就是知识份子。知识份子至少要有底线和操守、知行合一。许多人自诩知识份子,不过是自命清高、精致利己的“知道份子”而已。阅读并没有比追剧、刷抖音更高级,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习惯。如果通过阅读提升了自身境界,还给予他人正面的影响,那才是更有价值的阅读,不算虚度光阴。
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也是出版商赚钱的阶梯。为了迎合消费者求速成的心理,出版商会推出极具诱惑性书名的书籍。
21天学通Java
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Java开发者,我深知除了资深技术专家,其他任何初学者都不可能在21天学通Java,浮躁的读者绝不可能写好代码。许多知名IT培训机构,也打着广告“三个月达到阿里工程师P6级别”,培养了一大批浮躁的程序员。

成功学

成功(励志)学书籍唯一的作用是让卖书的人成功。成功学的教义就是反复激励、制造焦虑。比如“按照我的方式做你就一定能成功;你还没成功只是你还不够努力,你还不够想要成功”。无论书商赚到多少钱,都是不耻的,深深鄙视所谓的成功学大师。有人说这类书也不是一无是处,看过之后可以精神抖擞大半天。如果是为了短暂的精神抖擞,为何不喝一罐红牛呢?

人类未解之谜

《未解之谜》这类书籍是地摊文学的代表,里面的虚假信息比真实的还多,跟北京的哥侃时事政治是一回事(并非瞧不起的哥,他们很幸苦,侃大山只是减压)。譬如发现外星人尸体、尼斯湖怪兽等,几十年前就被证伪。未解之谜的来源,要么是以讹传讹,要么是杜撰的故事。细究起来,这类书对读者没什么危害。我真正反对的是出版商利用大众猎奇心理,编造和贩卖虚假信息这种行为。在深圳市图书馆,这类书籍堂而皇之的摆在书架上,可能图书馆采购部吃回扣了。

每年会诞生许多新书,自媒体也写不少文章,但我并不认同“知识爆炸”这个说法。原始知识的来源是科研机构、商业组织等等,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,爆炸性的产出是奢望。出于利益,原始知识被二次加工,经典理论被反复演绎,最后呈现在大众面前。比如前些年的畅销书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演绎了明史,并没有发现或者考证明史。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明史,去看《明实录》好了,不过是枯燥的文言文。普罗大众接触的一定是相对简单、商业价值高的知识,尤其体现在人文社科类,比如管理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。

选择经典书籍,提高阅读效率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与君共勉!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