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 生活随笔

寻味人生(9)鹅眉豆换家鱼

寻味人生(9)鹅眉豆换家鱼

一个秋天,天气还没转凉,家门口的菜园子的篱笆上爬满了鹅眉豆,星星点点满是豆荚。忙活了一上午,收获了满满一篮子鹅眉豆,我的手上沾满了绿色的藤蔓汁水。挑出虫咬的、过老的鹅眉豆,剩下的都放回篮子里,让爸爸带去集市上卖。中午,爸爸带回一条两斤重的家鱼(白鲢鱼)。

寻味人生(8)烹牛宰羊且为乐

寻味人生(8)烹牛宰羊且为乐

三十年前国家非常贫穷,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极其勤俭节约,路上看到钉子都要捡回来。对于吃饭,他们认为在家做饭才是正道,下馆子既不干净又浪费钱。社会已经变了,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年轻人忙的没有时间做饭了,点外卖或者下馆子简单很多。

寻味人生(7)美食荒漠

寻味人生(7)美食荒漠

许多人都说深圳是美食荒漠,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多年,完全有资格谈一谈。深圳的确是普通人的美食荒漠,但是也不缺乏高端的美食。一个城市餐饮水平的天花板由它的经济水平决定,平均餐饮水平由它的人口组成、饮食文化来决定。深圳有1300万常驻人口,活跃着不少富人,他们撑起了饮食的天花板。美食荒漠的反面是美食之城,如果一个城市被称为美食之城,一定是普通人也能吃到好东西。深圳的普通人通常吃不到什么好东西。

我与父母

我与父母

小时候,我不理解为什么父母要那样勤劳。他们每天都要下地干活,天没亮就出去,天黑了才回来,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泥土。即使这样,家里也吃不上几次肉,也没几件新衣服穿,还要被城里的亲戚瞧不起。在破烂的岳口镇上,我看到那些小镇居民也只是普通人,并没有比父母更加勤劳和聪明,但是他们就是过的好很多。

寻味人生(6)没人比我更懂小龙虾

寻味人生(6)没人比我更懂小龙虾

四月的深圳已经很热了,基本进入夏天。超市的生鲜档口开始卖小龙虾了,个头不大,23元一斤。专门做龙虾的馆子也蠢蠢欲动,准备顶着新冠疫情把这身披铠甲的混蛋送到客人嘴里。没人比我更懂小龙虾,连特朗普都不行。

生孩子是对是错?

生孩子是对是错?

大多数人说,穷人生孩子是自私的。穷人自己过的不好,生的孩子只能继续受苦。我有一个女儿,恰好我也是穷人,他们的回答触动了我。一时之间我蒙了,不知道生下女儿是对是错。有一点我很肯定,这些网友羡慕别人的爹有钱,而自己的爹没钱,跑到知乎上发泄。我启动了大脑里不多的哲学、生物、伦理等方面的知识,最终论证出我生孩子是正确的。

寻味人生(5)我不喜欢黄花菜

寻味人生(5)我不喜欢黄花菜

我一直不喜欢黄花菜。黄花菜又叫金针、金针菜,它有些甜味,口感很劲道,可以做汤,也可以炒。对大部分人来说,它是一个味道不错的菜,对于我,是汗流浃背的采摘记忆。夏季最热的几个月,它的花朵长到最大最饱满。一定要在开花之前摘下来,如果开花了,最后的成品就是次一级的。田地里每天都有新的花朵达到采摘条件,所以每天都要下地摘。

寻味人生(4)好久不见的煮包子

寻味人生(4)好久不见的煮包子

2013年夏天,我在深圳南山区的南头古城闲逛,见到一个中年妇女开了个小摊卖煮包子,一块钱一个,她的口音很像我们老家的。我的心情有点激动,掏钱买了一个。她的煮包子馅料是莲藕猪肉,味道偏咸,面皮有点凉,也不蓬松,没有焦香味。不好吃,我很失望。

寻味人生(3)炒面入梦来

寻味人生(3)炒面入梦来

武汉知名的小吃有热干面、面窝、三鲜豆皮,闻名全国的只有热干面。大概是面食的受众更广,热干面更容易脱颖而出。我反而不太喜欢热干面,总觉得拌面的芝麻酱有点腻。我的老家天门市离武汉三小时车程,饮食习惯也深受武汉的影响。我们也吃热干面,但炒面更受欢迎。

寻味人生(2)一元饱

寻味人生(2)一元饱

每个人的青少年时期,身体都在高速生长,饭量非常惊人,多少都一些饥饿感。“一元饱”的故事,正是基于这种饥饿感。“一元饱”是一元能吃饱的自助餐,不是美元也不是欧元,而是一元人民币。看看今天的物价,一元钱能干啥,一个打包盒都要一块钱!那是一个深秋,秋风瑟瑟,万物凋零。我在上初一,班上一个叫陈飞的同学建议我不吃食堂了,去外面吃点好的。